问题标题:
钱塘湖春行白居易写的是什么是的景物
更新时间:2024-04-27 01:31:31
问题描述:

钱塘湖春行白居易写的是什么是的景物

刘念回答:
  描写了西湖早春的湖光山色.   具体分析:   此诗当作于长庆三年(823)春.白居易于上年年底到达杭州,大约有许多公务急需交接处理,加上西湖的冬景毕竟稍逊其它季节的景致,所以白居易没有留下游赏之作.好不容易等到第二年的春天来临,大自然才刚刚吐露出些许春的消息,白居易就迫不及待地来到了西湖边.   全诗第一句交待了诗人观赏西湖的立足点,也是诗人此次“春行”的起点,为以下整个画面的展开确定了角度.“孤山”在西湖的里湖与外湖之间,因与其它山不相连接,故名.据五代王谠《唐语林》卷六:“贞元(785-804)中,贾全为杭州,于西湖造亭,为‘贾公亭’.”白居易此次春行距贾全造亭不过二十余年,“贾公亭”当还存在,但现在已难觅它的踪迹.据白居易此诗,则贾公亭大致也在孤山的西北侧,则白居易此行的起点大约在今里西湖西岸的北山路中段.到过西湖的人都知道,这是观赏西湖景致的颇佳角度.从这里人们的视线可作扇面延伸,既能一目了然地看清里西湖,又可透过白堤看到外西湖更开阔澹远的湖面,有近有远,虚实相参,西湖的美景可尽收眼中.   第二句是总写.诗人来到湖边,首先自然是放眼四望,以求对西湖此时的景象有一个完整把握.只见春水方生,湖面一改冬日的浅涸,变得满满荡荡,似蕴含着无限生机.“初平”不一定最满,但意味着它方兴未艾,还有一种继续上涨的势头,这是比已达到稳定的饱和更能唤起观赏者兴奋之情的景象.因为事物最美好的时光不一定是它达到盛满状态的时刻,而往往在于它蓬勃向上之时.云脚低垂也正是春天特有的景象,它似乎随时都有可能霈然作雨,催生万物.总之,春天来了,大自然的一切都从冬眠中苏醒过来,都变得那么活跃,那样时刻滋生着变化.   更值得玩味的是诗人的笔法.无论是交待观赏的立足点,还是总体描绘湖上景象,他都不是呆板地描叙.写位置,他忽北忽西;写景致,他忽高忽低.左右变幻,上下呼应,跌宕多姿,隐约透露出诗人既兴奋又闲暇、既深情又从容的观赏心态,并为全诗定下了轻松活泼的情感基调.   如果说首联是长镜头似地总写西湖的山寺云水,那么颔联则是目光收回,进行局部特写,着意刻划早春西湖的花鸟.诗人仍然不作呆板静止的描绘,而是换以疑问的语气出之.写早莺争树,问“几处”,可见不是处处;写新燕啄泥,问“谁家”,可见不是家家.这不仅极有分寸地准确描绘了早春时节特有的景色,而且诗人自身那忽为争树的早莺所迷、忽而又为掠过的燕子所吸引、完全沉浸在这一派莺歌燕舞的早春景色中、时惊时疑、时喜时笑的姿态神情,也栩栩如生地展现在读者目前.方东树评此诗“象中有兴,有人在,不比死句”(高步瀛《唐宋诗举要》引),是深得此中三昧的.   颈联两句,诗人将目光再次稍稍推开,有似中距离的观照,转而重点写早春西湖的花草.上联中的莺燕是灵巧飞动的,而诗人则基本不动,在那里左顾右盼,四处打量.本联中花草是静止不动的,而诗人仍不肯作静止的描写.他反客为主,让自身动起来,走马观花,于是不动的花草也动了起来.不了解诗人与景物之间这一动与不动位置的变化,就不能理解花为何是“乱花”,花怎能迷人眼;为何是“浅草”来“没”、“马蹄”,而不是“马蹄”踏“浅草”.其实花并不“乱”,也没有有意来迷人眼,这只是诗人骑马一路穿行而产生的主观感觉.前四句画面中的景物都是动的,但整个画面本身没有动.这一联则画面中的景物基本不动,而整个画面快速切换,构成一种动静交错之致.同时,“渐欲”、“才能”与“初平”等相呼应,再次突出了早春景色的特点.   尾联两句,诗人将视线重新推向远处的白沙堤和湖东,描绘西湖的总体轮廓,以与首联相照应,使全诗的内容更加完足.如果说前六句都是实写,那么这两句是虚写;如果说前六句是景中含情,那么这两句是情中有景.诗人终于抑制不住心中的喜悦依恋,坦言自己的“最爱”.同时,它也将读者的目光引向一个更广阔的境界,那里堤痕隐约,绿树掩映,一切是那样的清丽,又带着一层朦胧.读者在欣赏前面各种景致的基础上,可以发挥自己的想象力,展开丰富的联想.虚实相生,全诗的意境得到了拓展.
语文推荐
热门语文推荐
首页
栏目
栏目
栏目
栏目